自加入海洋院以来,伍霄始终以“踏遍青山不喊累,探得真知终不悔”的信念扎根一线。他的足迹遍布田间滩涂、潮间岸线,用汗水浇灌事业,以实干诠释担当,在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以实干为桨,勇立项目建设潮头
初入海洋生态中心,伍霄迅速完成角色转换,主动请缨参与多项重点任务:从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保护区规划,到通州湾“已近成陆”认定;从连云港赣榆围海项目竣工测量,到江苏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再到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科考……每一个项目现场都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他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在复杂的海洋地质环境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地质报国”的初心。
以勤学为翼,突破技术创新瓶颈
面对无人机测绘等新兴技术领域,伍霄主动开启“自学攻坚”模式。白天,他在沿海滩涂顶着烈日研读操作手册,反复调试设备、优化航线,将理论知识与实地作业深度融合;夜晚,他伏案钻研大疆智图软件,逐帧比对点云数据、修正三维模型误差。经过无数日夜的积累,他不仅熟练掌握无人机外业测量与内业数据处理全流程,更总结出一套高效精准的作业标准,为传统地形测绘注入创新动能,生动诠释了“路虽远,行则将至”的奋斗哲学。
以匠心为尺,严守测量精准底线
在岸线认定地形测量工作中,伍霄始终秉持“毫厘必争”的工匠精神。为获取潮间带精确数据,他常迎着晨曦出发,在涨潮间隙争分夺秒操控设备。在射阳项目中,面对35℃高温和紧迫工期,他连续两日每日坚守岗位10小时,根据风速云层变化实时调整飞行参数,最终以零误差完成8平方公里高精度地形建模,为岸线认定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他用行动证明:精准不仅是技术标准,更是地质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伍霄以数据校准初心,用脚步丈量使命,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先锋担当。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庄严承诺,让党徽在地质一线闪耀出信仰的光芒,为新时代海洋地质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海洋生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