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担当书写海洋事业奉献篇章 —每周一星 王敏京
发布时间:2025-07-22

海洋院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的倾情奉献与不懈付出,尤其是改革过渡期,涌现出一批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同志,许多同志展现出的过硬工作能力和昂扬精神风貌,都值得我们学习。

王敏京,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海洋院安全技术质量部主任。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十余年在海洋院与南京大学合作建设的院士工作站工作,成为连接海洋院与南京大学王颖院士团队合作的桥梁纽带。她本人也在期间学习到了王颖院士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更在深度参与院士团队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的过程中,系统接触并深耕了更广泛的海洋地质专业知识,积累了跨学科协作、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的宝贵经验,逐步成长为兼具专业深度与综合协调能力的骨干人才。她曾先后获得江苏省地质局2024年度先进个人、江苏省地质局2023年度优秀项目成果一等奖、2020年度有色金属建设行业工程勘察成果水平评价二等成果等荣誉。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海洋院副院长闫玉茹、省地质局海洋地质处一级主任科员吴昊、海洋院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主任范彦斌、安全技术质量部职员裘露露,通过他们的视角,一同走近本周之星—王敏京。

闫玉茹副院长:院士工作站成立初期,王敏京被安排担任王颖院士的学术秘书,对刚参加工作的她而言,这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但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全力协助王院士推进工作站各项工作。王颖院士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王敏京长期在其身边工作学习,不仅传承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个人业务能力也得到全面培养提升,已经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在回归海洋院工作后,王敏京勇挑重担,先后参与了《江苏省东沙高泥区域海洋地质调查》《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35年)》等重大项目编制工作。

《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35年)》是海洋院首次主编的省级顶层规划,意义重大不言而喻。作为项目负责人,一定是有很大压力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全要靠自己摸索。“规划”编制过程中,王敏京不仅要严把“规划”内容的专业性与准确度,还要与省有关厅局业务处室、市县区管理部门开展大量沟通协调,任务繁重艰巨,她制定详细方案,每一步都严谨踏实。“规划”编制期间恰逢她二胎出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她丝毫没有懈怠,月子里仍时刻联系团队推进内容讨论与修改,这份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整个编制过程中,她组织内部讨论会60余次,咨询业内专家10余人,与项目组形成汇报材料50余份,修改规划成果近20次。今年2月,经省政府同意,该规划正式印发实施并获得上级部门一致好评。我认为,这是对王敏京及项目组全体成员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

省地质局海洋地质处是海洋院业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在长期工作往来中,王敏京也给机关的同志留下深刻印象。海洋地质处吴昊这样说:因工作往来,我与王敏京接触较多,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面对工作,她始终全心全意、严谨认真,经手的任务在质量与效率上都让人十分放心。2024年她协助我处编制《江苏省地质局海洋地质工作规划》时,承担了“规划”大纲和文本主体内容的编制工作,并与相关局属单位沟通交流。根据征求到的多方意见,她细致修改,不断完善,在此期间,她先后参加专题会议10余次,修改10余稿,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助力。

作为单位同事,范彦斌说:我感触最深的是她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经她审核的方案、报告,数据准确性、逻辑严密性、结论可靠性都让人非常放心。遇到技术难题,她从不回避,总是带领技术团队深挖细究,直到找到最优解。这种对技术“较真”的劲儿,确保了我们的工作成果经得起检验。

裘露露是王敏京科室的工作人员,她感慨道:她特别善于发现团队成员的优势,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她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技巧,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还积极尝试新思路新方法,她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面对挑战坚决服从,勇挑重担主动担当,认真细致令人放心,团结同事凝聚力量,不同视角下的王敏京,有着多样的闪光点,却始终闪耀着同样的专业与担当。这位笑容青涩、眼神坚毅的姑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海洋事业发展的征程中砥砺前行,用专业与担当书写奉献篇章,为海洋院的高质量发展树起了鲜明标杆。(办公室)

IMG_20190107_161658_副本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