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地勘单位改革的大潮中,马超同志以“归零重启,重新起航”的奋斗姿态,在党建与业务“双线战场”上书写了精彩篇章,为改革进程中的江苏地质事业注入了澎湃动能。
2024年盛夏时节,马超同志初到土壤污染防治中心,面对精密仪器设备时,既充满期待又感到挑战重重。这次从地质信息中心管理岗位到海洋院土壤污染防治中心技术岗位的转型,不仅是工作内容的转换,更是一次重要职责的交接。怀着对地质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他在短暂的迷茫中迅速调整状态,将党性修养与技术攻关紧密结合,在支部建设和项目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支部宣传委员,马超同志展现出党建工作专业化的敏锐洞察力。他创新性地构建了“纸电双轨”归档体系,有效解决了党建资料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他深入研究组织生活规程,严格把控党员发展质量,使每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都成为锤炼党员初心使命的熔炉。
在业务领域,马超同志开启“二次技术学习”新征程,以昂扬斗志投入技术钻研。他潜心研读技术规范,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将数据处理专长与土壤调查工作深度融合。短短半年间,他参与并完成了泰兴农用地、启东耕地、连云港化工区等多个重大土壤调查项目。从报告撰写到外业采样,从人员协调到项目统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特别是在“启东新增耕地调查”项目中,他首次担纲重任,经历了重金属超标数据预警时的紧张、田间采样的辛劳、通宵整理数据的坚持,以及破解特征污染物“密码”的突破,这些宝贵经历为他的转型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超同志表示:“生于改革大潮,勇立潮头破浪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这位“跨界先锋”正以大地为纸、初心为笔,续写着“大地质”观践行者的光辉篇章。(土壤污染防治中心)